男子撞人后逃逸17天 車上桶裝水商標提供線索
電動自行車倒在地上。(圖由交警部門提供)
一輛摩托車掛翻一輛電動自行車,造成電動車上一人死亡一人受傷……這是5月13日中午,發生在內江市東興區東桐路上的悲慘一幕,事故發生后,肇事車輛嫌疑人當場逃逸。經過17天地偵查摸排,5月30日,內江民警通過多方摸排、走訪,最后通過桶裝水的標簽按圖索驥,終于將肇事車輛嫌疑人張某抓捕歸案。
撞人:
事發當時,一輛摩托車與搭乘老人的電瓶車發生刮擦,造成老人受傷。5月26日下午3點,被撞老人醫治無效死亡。
破案:
通過處理,肇事車上桶裝水上的商標清晰顯現出來。民警以此為線索,順藤摸瓜,將犯罪嫌疑人張大華抓獲歸案。
摩托車撞傷人現場逃
“快來人!西林大橋邊有摩托車司機撞傷了人,開著摩托車跑了!”5月13日14時20分,內江市交警支隊直屬二大隊突然接到報警,稱西林大橋附近有人被撞了,大隊民警立刻趕赴現場。
“我們到的時候,現場一輛電動自行車側倒在一邊,自行車旁邊有一灘血跡,有一把紫色的雨傘落在地上。”據二大隊辦案民警劉光介紹,當時車上的兩名傷者已經被迅速趕到的120送往了內江市中醫院。
據了解,當時被摩托車撞傷的是姜凱化和李靜書夫婦。事發當時,姜凱化駕駛電動自行車正搭乘李靜書由西林大橋經東桐路往桐梓壩大橋方向行駛,“他們是去市上老年大學的,每周一和周四是他們的固定時間。”姜凱化的親人說,然而沒想到這一次卻發生了事故。5月26日下午15時20分,61歲的姜凱化經醫院搶救無效死亡。
交警全城摸排查撞人者
事發后的當天下午,內江市公安交警支隊直屬二大隊特勤中隊交警就介入調查,并成立了專案組,對現場進行了仔細勘查、走訪目擊證人、調取案發地周圍的監控。
“由于主城區正在維修,部分路段的監控不能正常使用,只有距離事故發生地約20余米的地點有一個監控探頭。”劉光說,該監控探頭記錄了事發時過往車輛的通行情況,但監控探頭不能直接查看到事故的發生情況。
通過對事故現場周邊進行走訪,對現場唯一目擊證人鄭兵進行詢問后,同時根據監控錄像上記錄的情況,初步判斷肇事車輛為一輛125型摩托車,且車上裝載有水桶。
“視頻錄像像素太低,不能看到車輛的號牌,也看不清駕駛人的長像,我們只好對內江主城區150余家送水站、點進行拉網式排查。”劉光說,隨后,二大隊又將模糊不清的影像資料再次送往成都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技術科,做圖像技術辨認處理。“這次,我們得到的結果顯示了駕駛人頭像的基本輪廓。”
與此同時,二大隊根據之前調查得到的情況,發出協查通報,在事故發生地及其他重要場所張貼80余張通報,尋求社會各界的支持和幫助。
桶裝水商標查出逃逸車主
5月30日,送往成都進行技術處理的監控影像取得突破:肇事車上桶裝水上的商標清晰顯現出來。民警隨即與該桶裝水內江總經銷商聯系,查找供應商和送水工。
經過摸排,民警發現東興區大千路桐梓小區一家水站送水工張大華有很大的嫌疑。劉光說,當天,辦案民警對張大華依法傳喚,并對其嫌疑車輛進行暫扣。
剛開始,張大華否認當天經過了事故發生地。隨后,在辦案民警出具的大量證據面前,他最終承認經過了事故現場,但否認自己駕車發生了事故。
經過辦案民警的政策宣傳,并通過車輛的痕跡物證比對,張大華承認在事故發生時,由于自己在超越電瓶車時判斷失誤,致使右側的水桶架與電瓶車尾部左側相刮。自此,歷時17天的“5.13”交通事故嫌疑人被抓捕歸案。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之中。(文中人名均為化名)
(賀勇 記者 龍艷)
|